10月28日 李庆顺◾️:红树植物适应潮间带生境的分子机制研究(68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

时间:2019-10-20浏览👶🏿💂🏻‍♀️:41设置


讲座题目:红树植物适应潮间带生境的分子机制研究

主讲人:李庆顺  教授

主持人🧏🏼‍♂️:陈小勇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0-28 15:3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生命科学楼辅楼 119会议室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李庆顺🎒,现任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教授。学士、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1995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到迈阿密大学(Ohio州)任教🧃,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并任植物系副主任✌🏼。曾任美国俄亥俄州植物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2012-2014)👮🏻‍♂️,担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基金👮‍♂️、美国农业部基金项目审议人💺,国际科学基金会(瑞典)基金🗜、匈牙利国家科学基金会基金项目审议人🤰🏿,为40多种学术期刊审稿,为两个学术期刊编委→。2012年入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并通过厦门大学的全球招聘出任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一职。

       同时作为研究者,李教授长期活跃于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基因组/转录组领域😉,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特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基因表达中 mRNA 多聚腺苷化(PolyA)过程的调控与生物学功能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他将其在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先进方法应用到对滨海湿地植物的研究中,从分子生态学角度及全基因组水平探索滨海植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及其适应复杂生境的机制。由他主持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将分子生物学理论运用到生产应用🤳🏻。已经在PNAS-USA🔳、Genome   ResearchPlant CellNucleic   Acids Research👨🏽、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Genetics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 BMC系列杂志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102 篇,出版一本专著、一本教材🍉,已授权专利5项。2011年被Sigma Xi-全美科学研究协会评为“最佳研究者”,2012年被迈阿密大学评为“杰出学者”,2014年获美国肯塔基大学植物学系杰出校友奖🐂。李教授还两度作为海外优秀华人学者代表应邀在天安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与60周年庆典,受中央领导接见。


报告内容: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红树植物进化出抗盐,胎生,抗缺氧,根系多样化等适应性特征🏄🏻‍♀️。本课题组从基因水平研究了红树植物胎生、叶片响应水淹🌂、根系应对缺氧的机制。通过对胎生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4个关键阶段:受精前,受精后,萌发前,萌发后的胚珠👎🏼,种子,种皮,子叶,胚轴共30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红树植物的胎生现象是LEC1-FUS3-ABI3调控下维持胚胎发育的状态🏠,同时ABA/GA比例下降促使种子萌发的“双相”过程。在水淹响应实验中,对秋茄和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水淹和恢复处理⚗️。转录组结果表明🧏🏼,能量供应在红树植物适应水淹低氧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信号转导过程在水淹过程和退水恢复过程显著上升🦹🏼‍♂️,脱落酸合成下降⏰,赤霉素合成在白骨壤中降低👮🏼‍♀️,但是在秋茄中上升🏄♦︎。进一步将乙烯响应因子家族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VII, ERF-VII的白骨壤同源基因RAP2.3转入到拟南芥中🍹,发现经过水淹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生物量降低比野生型植株生物量少。另外还从白骨壤呼吸根形态和基因水平探究厌氧适应机制。通过解剖水平上观察负向地性呼吸根🙋🏽‍♂️、负向地性茎尖和向地性锚定根三种生长方向不同组织的差别,差异基因分析和共表达分析显示白骨壤呼吸根负向地性生长由淀粉通路,内质网通路以及钙离子通路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的🤹🏻‍♀️。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红树林适应滨海湿地环境的不同机制,为扩大研究范围,指导实践提供有力理论基础👦🏿。

 


返回原图
/

 

光辉娱乐专业提供:光辉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光辉娱乐欢迎您。 光辉娱乐官网xml地图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