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基于萘和薁的新型有机半导体:设计合成与光电功能 主讲人🧘🏼♀️:高希珂 教授 主持人:汪日新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19-11-25 10: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化学楼13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高希珂,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上海有机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1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2013年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5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优秀会员;2017年获得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研究领域🧷: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方向🤴🏿🏇: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侧重于新型有机共轭分子材料体系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功能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6项,其中授权专利13项🫶🏿,部分专利已许可给公司使用。
报告内容: 有机半导体材料主要可分为p-型(空穴传输)和n-型(电子传输)两类材料。对于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和有机太阳能电池(OPV)等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发展🏔,p-型和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整体来说👨🏻🌾,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明显滞后于p-型材料🕧,其分子设计规律及结构-性能关系仍不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机光电子学的发展。如何设计合成综合性能优良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报告人课题组以萘和薁为基本结构单元构筑新型二酰亚胺类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光电功能研究🍫。其中🌪,核扩展的萘二酰亚胺类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如NDI-DTYM2等)的OTFT器件电子迁移率可达0.3-3.5 cm2V-1s-1;最新发展的新型共轭分子骨架-联薁二酰亚胺(BAzDI)在构筑高性能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方面也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