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应变电催化 主讲人:郭少军 教授 主持人🧑🏽🎤🤝:张中海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24 08:3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化学楼13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郭少军,北京大学教授。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吉林大学化学学士,中科院应化所博士,布朗大学博士后,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奥本海默学者。长期在交叉学科领域从事能源化学研究🧗🏻♂️,聚焦于电催化与储能电池👨🏻🦽。北京大学独立工作后以通讯作者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包括1篇Nature🧜🏻♀️,1篇Science🎛,12篇Nature/Science/Cell系列。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2014-2019:化学👩🏼🦱;2019:材料)。曾获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讲座奖、北京首届杰青、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际电化学会应用电化学奖等荣誉和奖励。兼任ACS Omega副主编,Science China Materials和Science Bulletin等8个国内外杂志的编委/顾问编委。兼任北京化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报告内容🚝: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快速启动、环境友好和无污染等优点。然而,其阴极上氧还原反应较大的过电位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用以提升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策略主要有两种:(1)以“量”取胜🎮:增加给定催化材料活性位点的数量,催化性能最大可提升3个数量级;(2)以“质”取胜:增加每个活性位点的本征催化活性🔓,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与普通催化材料之间的本征活性差异可以超过10个数量级🦹🏻。本报告将汇报下我们课题组将增“量”策略和提“质”策略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调控具有高活性位点数目的Pt和Pd基多金属材料的表面压和拉应变,来显著提升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