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在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主讲人🕵🏻♀️:姚涛 教授 主持人:张中海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19-12-18 16: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化学楼135室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姚涛,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全国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同步辐射实验技术的创新方法学及其在先进能源材料应用的交叉科学研究。基于国内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建立并发展了原子级水平监测功能材料动力学过程的原位X射线吸收谱学实验方法,发展高效稳定的能量转换和存储的低维纳米结构体系。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14篇🍩,被他引5000余次。其中🔤👱♂️,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3篇,包括Nature Catalysis (1篇)、Nature Communs. (2篇)、J. Am. Chem. Soc. (3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Phys. Rev. Lett. (1篇)等,H因子36。其中17篇论文入选ESI TOP1%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入选ESI TOP0.5%热点论文。两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果汇编的重大成果”😮💨。曾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和第38届真空紫外与X射线物理学国际会议青年科学家奖。入选科睿唯安2019年度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报告内容🐃: 能源与环境是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最富挑战性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高效的新能源技术将自然界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非常有潜力的途径👩🎨🤵🏽♂️,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我们研究组发展了一系列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吸收和红外谱学技术,实现原子级水平监测能源材料工作状态下结构演变的动态表征。克服了催化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的固-液表界面处的活性中心浓度低🤹🏿、以及活性位原子结构随外加电场的动态变化等困难👿,从实验上精确鉴别出单原子催化材料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活性位点的结构和动态演化过程🟤;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精确解析了氮化碳纳米空间限域效应形成单位点钴基光催化剂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实现太阳光照条件下高效的全解水产氢性能🙅🏻♂️;基于同步辐射谱学技术,揭示了二维超薄材料表面不饱和配位和独特的扭曲结构对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提高电催化还原CO2活性的影响🥓。这些研究工作扩大了同步辐射技术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时也为揭示光电催化剂可控构筑和性能剪裁的内在本质🧘🏽,设计具有高效稳定和实用型的光电催化剂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