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地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论坛

    时间:2019-03-16浏览:144设置

    主讲嘉宾

    朱庆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张良培教授🌠🎓,武汉大学

    黎夏教授,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张新长教授,广州大学

    吴立新教授🤽🏻,中南大学

    陆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裴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刘良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

    杜培军教授,南京大学

      

    开始时间:201932908:30

    讲座地址:上海光辉娱乐平台闵行校区河口大楼B101会议室

    主办单位: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9329

    时间

    内容

    主 持 人

    08:30-09:00

    遥感减灾技术进展与动态

    朱庆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余柏蒗 教授

    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09:00-09:30

    空天地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应用

    张良培 教授

    武汉大学

    09:30-10:00

    SSPs情景下未来全球收缩城市的模拟

    黎夏 教授

    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10:00-10:30

    基于模式识别的多尺度空间数据级联更新方法研究

    张新长 教授

    广州大学

    10:30-11:00

    道法自然与智慧城市

    吴立新 教授

    中南大学

    11:00-11:30

    城市交通系统感知与计算

    陆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14:00-14:30

    室内大数据挖掘🧘🏿‍♂️:理论、案例与系统

    裴韬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谭琨教授

    上海光辉娱乐平台

    14:30-15:00

    How does endmember variability impact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LSMA):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陈晋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15:00-15:30

    全球30Landsat Datacube构建与地表覆盖要素定量探测研究

    刘良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15:30-16:00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杜培军 教授

    南京大学

      

      

      

    讲座题目🛜:遥感减灾技术进展与动态

    朱庆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7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虚拟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协同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朱庆教授长期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地理环境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应用🤽‍♂️。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主持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维空间数据建模系统,参与制定了DEM规范🫴🏽、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室内多维位置信息标识语言和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等国家标准。由Taylor & Francis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中英文学术专著7部,发表260余篇学术论文(SCI/EI收录150多篇),获得10项发明专利和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相继在美国🎅🏼、日本👩🏻‍🍼、法国、荷兰、古巴、新加坡、香港等地做特邀学术报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是《Journal of Smart Cities》主编🟦🦹🏿‍♂️,《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Transactions in G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3-D Information Modeling (IJ3DIM)》、《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测绘地理信息》🧘🏼‍♀️🧑🏼‍🏭、《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地理信息世界》和《建设管理国际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第十三届和十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朱庆教授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数字摄影测量、多维动态GIS与虚拟地理环境。

      

      

    讲座题目:空天地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应用

    张良培教授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遥感技术与应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方向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Google 引用次数15000余次,26篇论文入选ESI热点或高引论文。张良培教授拥有16项专利,主持和作为研究骨干完成了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防科工委、863973等方面的科研项目🧑🏿‍🎤。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杰出贡献奖🧑🏽‍⚖️➔;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教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两次)🧂、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IEEE GRSLIEEE JSTARS最佳审稿人。张良培教授是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遥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成像光谱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IEEE TGRSIEEE JSTARSIJACI🧏🏽‍♂️、IJIG🏄🏼‍♂️、IJDMB、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遥感学报等多个期刊的副主编。

      

      

    讲座题目:SSPs情景下未来全球收缩城市的模拟

    黎夏教授

            上海光辉娱乐平台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国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5)🦹🏼‍♀️、欧亚科学院院士(2012);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基础类)一等奖(2011年,排名第一)、丁颖科技奖(2001)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GIS)研究。较早结合GIS与复杂系统理论开展了中国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规划应用研究👬。创建了地理模拟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全球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共发表200多篇GIS和遥感学术论文👮🏽。其中在国际最顶级地理信息科学刊物(IJGIS)发表论文达20篇👦🏿🤟,是该刊物2000-2012期间第一作者发表最多论文的作者,被列入1987-2011期间IJGIS发表的经典和需熟悉的论文之一。论文单篇引用率分别为2000-2007年度IJGIS国际排名第一,论文总引用率2000-20082006-2010年度在IJGIS连续国际排名第一,为中国在IJGIS总引用率排名第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讲座题目:基于模式识别的多尺度空间数据级联更新方法研究

    张新长教授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英国东伦敦大学高访学者(1997.10-1998.10)。目前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终评专家🧑‍🎄🥲、广东省科协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GIS产业协会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文核心期刊《测绘学报》🫦、《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和《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等杂志编委🧗🏼‍♀️,《测绘时空》杂志副主编。

            张新长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和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4篇,其中有52篇被SCIEI收录;公开出版的14部书中包括著作4部、教材10部🧜🏽,其中有2部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获“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和全国学会科学进步奖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及其他奖项等)⛩;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4项🗺,并获得2011年度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5年“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创新贡献奖”和“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奖𓀀。

      

      

    讲座题目🤰🏿:道法自然与智慧城市

    吴立新教授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南大学测绘学科带头人。曾任IEEE地学与遥感学会遥感应用委员会(GARS UARS)合作主席(20052009),现任国际地球观测联盟(GEO)用户接口委员会委员、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四委五组合作主席👩🏼‍🔬、IEEE地学与遥感学会与国际对地观测联盟UIC联系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技术委员会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分会委员、神华集团建设数字矿山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兼任《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主编,《科技导报》常务编委等🧑🏿‍✈️👇🏽。

           吴立新教授主要从事开采沉陷控制与矿区环境监测🕘、矿山GIS与地矿三维建模、地灾遥感与数字减灾、数字矿山与感知矿山、空间信息理论与方法研究累计出版专著8部🐟、译著1部🦹🏼‍♂️、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国家软件登记4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重点🕵🏻‍♀️、面上🙂、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HJ卫星减灾应用软件包开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

      

      

    讲座题目:城市交通系统感知与计算

    陆锋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社会兼职包括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主任、国际计算机学会空间信息委员会中国分会主席、国家“十三五”空天技术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执行主编👨🏻‍🎓、SSCI期刊《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编委等🦵🏿。研究兴趣包括空间数据库技术、轨迹数据挖掘🫸🏿、复杂网络分析、文本挖掘与知识图谱🧎🏻‍♂️‍➡️🫣、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等。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等30余项。正式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5项🏸。

      

      

    讲座题目⛔️:室内大数据挖掘:理论、案例与系统

    裴韬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GIS理论与方法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模式发现”负责人😷。1989年至199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并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曾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数学系、MIT城市规划系访问和工作。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地理数据挖掘🧑🏻‍🍼、多元时空统计🙎🏿‍♂️、城市大数据分析等,主持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课题20余项👍,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担任《地球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杂志编委🧑🏻‍🎄。

      

      

    讲座题目:How does endmember variability impact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LSMA):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陈晋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4篇🚶🏻‍➡️,包括:《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0篇、《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12篇、《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6篇。发表论文的SCI总引用3000余次💇🏻‍♂️,单篇SCI引用最高达471次,ESI高引论文6篇🧑🏻‍🚀,SCI-H-index29👩🏿‍⚖️。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2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基础类)1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80%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和工作🏂🏻,并有多名毕业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PANS》等期刊发表论文🧑‍🧒‍🧒。

      

      

    讲座题目:全球30Landsat Datacube构建与地表覆盖要素定量探测研究

    刘良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杰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0多篇🧏‍♀️,Google Scholar引用5000多次。担任GEO全球森林观测计划工作组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植被定量遥感原理与应用》专著,并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精品课程教材🙌。

      

      

    讲座题目: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杜培军教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获第十三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2高校GIS论坛GIS创新人物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杜培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遥感地学分析与城市遥感🧗🏼‍♀️,在高光谱遥感影像支持向量机分类♖、基于集成学习的多源遥感影像分类与变化检测、土地资源与地质环境遥感、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遥感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10余项。担任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GRSL)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测绘通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等核心期刊编委🔘🏚。


    返回原图
    /

     

    光辉娱乐专业提供➜:光辉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3️⃣,光辉娱乐欢迎您。 光辉娱乐官网xml地图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