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指南已发布。其中,部分专题的研究内容面向特定申报主体,鼓励有意向的老师联合相关单位申报🤡。如有意申报,请于2021年6月17日前以院系为单位将申报信息发至ytxu@admin.ecnu.edu.cn。所有申报意愿信息以科研秘书邮件为主,不受理个人或口头申请,逾期恕不受理👲🏼。
光辉平台联系人🧔🏻♀️:许宇田、王华
电话:54836157, 62233174
邮箱:ytxu@admin.ecnu.edu.cn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沪科指南〔2021〕21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一🧑🏽🚒、面上项目
研究目标🎀👨🏽🏫:建立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研究内容🤽: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研究,完成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并形成研究报告😟。优先支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疾病诊治、急危重症救治、康复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研究。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本市三级医院🍨。
限项规定:各三甲医院申报数不超过10项,其他三级医院申报数不超过3项。
专题二👮🏿、重点项目
(一)西医领域
1、肿瘤治疗领域
方向1:原发性肝癌精准分型及优化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多组学分子分型的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新方案🏝。
方向2🧑🔧:恶性肿瘤“一站式”精准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整合“治疗前定位-计划设计-上机治疗”多个放射治疗关键步骤,建立恶性肿瘤一站式智能化精准放射治疗新方案🤹🏻。
方向3😴:口腔鳞癌个体化诱导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的口腔鳞癌个体化诱导治疗新方案和评估体系❔⌨️,形成专家共识。
2、神经和精神领域
方向1🚄: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外科修复及神经再生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外科修复及神经移植治疗新方案☠️。
方向2:痉挛性面瘫后遗症外科治疗新方案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电生理学评估指导下的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手术治疗新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方向3😊:开颅手术后CT检查的临床效用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开颅术后即刻CT预判病患术后病程发展的评估体系🧖🏽♂️,制定术后CT复查标准,并形成规范化指南。
方向4:抑郁症精准分型及优化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多维度生物学客观指标的抑郁症精准分型和治疗新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3、儿科领域
方向1🫰🏻🧑🧒:极早产儿呼吸支持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基于广覆盖的新生儿协作网,建立和优化极早产儿“产前-产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全链条呼吸支持精准救治策略,形成规范化诊疗指南。
方向2: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特应性皮炎高危婴幼儿,建立早期干预新策略,降低疾病发生率和重症率🦕,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𓀆。
方向3:儿童性发育异常多学科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儿童性发育异常多学科诊疗规范及评估体系,形成专家共识♍️🧑🤝🧑。
4、超声医学领域
方向1:超声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超声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方向2✦🫅: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形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诊疗规范及专家共识🥁。
5、心血管领域
方向:基于功能学评价指导的冠状动脉外科血运重建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基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无创功能学评价指导的外科血运重建手术方案决策体系😠#️⃣,形成专家共识。
6、男科领域
方向: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评估与诊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精准评估体系和分级综合治疗新策略🤳🏻。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本市三级医院🤵🏽。
限项规定:每个法人单位同一方向限报1项🥯。
(二)中医领域
1、中医外科
方向1:中西医序贯疗法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基于传统“血分论治”理论,建立中西医序贯治疗银屑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方向2:中医药治疗慢性静脉性溃疡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采用中医外治术💐🧑🏿✈️,建立中医药治疗慢性静脉性溃疡的规范化精准治疗方案。
方向3:中医推拿防治脊柱退行性病变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基于中医“筋骨”理论🚱,建立中医推拿有效干预脊柱退行性疾病客观评价体系及临床优化方案。
2、中医内科
方向✍️:中医药防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共性关键证候,形成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3、中医妇科
方向✥🤟:中医药治疗血瘀证所致妇科疼痛性疾病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利用温经活血化瘀法,建立中医药治疗血瘀证所致妇科疼痛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本市三级医院。
限项规定☝️:每个法人单位每个方向限报1项。
专题三、重大项目
(一)西医领域
方向1: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新方案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新方案👨💻🥭,形成临床指南,提高早期诊断率。
研究内容:基于食管癌人群特征🤦♂️、新型食管细胞学检测及上消化道内镜技术📬,开展跨区大样本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多维度食管癌风险评估系统,并完成临床验证,形成可推广应用的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新方案。
方向2: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伤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害早期预警体系和精准干预策略,形成专家共识,提高患者生存率🧖🏿♂️。
研究内容:基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大规模长期随访队列,针对重要脏器损害,开展疾病进展👩🏿🎓☁️、复发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和生物学指标研究🏌️♀️,建立重要脏器损害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多中心的临床验证。利用跨组学整合技术,结合传统临床表型🫰🏼,开展重要脏器损害精准分型和干预研究,形成规范化临床诊疗方案𓀁。
方向3🏃➡️:儿童心血管系统罕见病早期遗传诊断及精准干预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儿童心血管系统罕见病早期遗传筛查体系和精准干预策略🔊,形成专家共识。
研究内容:基于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影像学、心电图等临床表型🕜✝️,研究建立儿童心血管系统罕见病早期遗传筛查和诊断方案,并进行多中心临床验证和推广应用;基于特色专病队列,开展3-5种儿童心血管系统罕见病早期精准干预策略研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向4🤴🏼:艾滋病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新方案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新方案🖐🏻🌽,形成专家共识🙆🏼♀️,降低病死率。
研究内容:针对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或(和)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利用人工智能预测药物间相互作用,辅助设计抗病毒药物组合和剂量,开展抗病毒治疗新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系统评价抗病毒治疗新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向5🛸🛎:分泌性中耳炎规范化治疗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研究内容:利用咽鼓管内镜技术,结合临床功能和免疫学等检测指标,研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分级诊断标准,开展规范化药物治疗或(和)手术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临床用药规范和手术治疗指征🤸。
西医领域方向1-5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建有相应领域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医疗机构牵头,联合本市3家及以上核心和网络单位申报。
(二)中医领域
方向1:针灸促进大肠癌根治术术后胃肠功能康复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围术期针灸干预促进大肠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康复的方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研究内容🪳:在传承黄氏针灸学术思想基础上🚣🏻♀️,开展围术期针灸干预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康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𓀂,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规范化治疗方案并推广应用🙅🏼♂️。
方向2:复方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改善活动障碍综合征人群肌骨能力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复方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改善活动障碍综合征人群肌骨能力的规范化治疗和评估方案。
研究内容▶️:基于“脾主肌肉”理论,开展复方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活动障碍综合征人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形成肌骨系统功能评价新体系👉📎,明确中药联合运动疗法对改善骨质疏松和肌肉功能的疗效,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可推广应用的规范化治疗和评估方案。
中医领域方向1-2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建有相应领域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医疗机构牵头,联合本市3家及以上核心和网络单位申报。
方向3:中西医综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中西医综合治疗帕金森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研究内容🪼🏹:在传承丁氏内科程门雪学术思想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中医药在帕金森病早、中、晚期的不同疗效和获益环节📭,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并推广应用↖️。
方向4🤹🏽❌: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中医药分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规范化诊疗方案。
研究内容🦊:基于“虚毒并治”理论和海派中医学术思想,开展中医药分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中医药在改善血象👩🏽🦳、恢复正常造血功能、阻断向白血病转化😙、延长复发耐药时间等方面的疗效,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形成规范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中医领域方向3-4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非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本市中医三甲医院牵头👻,联合本市3家及以上医院申报。
专题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建设目标:面向重大临床诊疗需求🧝🏻♂️,围绕重大疾病或医学前沿🚶♂️➡️、依托临床优势力量,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推进临床研究创新突破,全面提高上海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内容:在骨科🚣🏻♀️、康复医学💃🏻、放射治疗🚲、急危重症、中医(恶性肿瘤)领域,建设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临床转化研究、前沿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平台建设以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领军人才和团队培养等。
考核内容💂🏽♀️🏗:中心临床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中心平台搭建、运行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人员培训和开放服务情况;科研成果转化等。
执行期限:2021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经费额度🫃:定额资助🧒🏽。每个领域择优支持1项🕯,每项资助额度500万元。
申报主体资质条件👩🏽🦱✔️:
1、作为依托单位的医疗机构需符合《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见附件)相关规定要求,且每个医疗机构本年度限报1项。作为核心单位参与申报的🙅🏻♀️,每个医疗机构每个领域限报1项。
2、申报单位🗽、所属高校应分别给予不低于1:1比例的经费配套支持🙆♀️。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遵循以下要求:
1.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是注册在本市的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组织项目实施的相应能力。
2. 研究内容已经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3.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4. 申报项目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时,上传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5. 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市科委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及以上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6.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
三🤹🏼♀️、申报方式
1.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送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http://www.sh.gov.cn)--政务服务--点击“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进入申报页面,或者直接通过域名http://czkj.sheic.org.cn/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使用申报账号登录系统(如尚未注册账号🔋,请先转入注册页面进行单位注册🚄,然后再进行申报账号注册),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相应的指南专题后,按提示完成“上海科技”用户账号绑定,再进行项目申报;
【继续填写】登录已注册申报账号🧙、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为2021年6月10日9:00👨🏻🦽➡️,截止时间(含申报单位网上审核提交)为2021年6月30日16:30。
四👨🏻🔧、评审方式
专题一👴🏻、专题二和专题三项目评审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专题四项目评审采用一轮见面会评审的方式。
五5️⃣、立项公示
上海市科委将向社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接受公众异议👨🏼💼。
六、咨询电话
服务热线🥿:8008205114(座机)🏊♂️、4008205114(手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1年6月2日
【相关附件】
【原文下载】
关于发布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