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

时间💬:2021-07-02浏览:571设置

2022年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已发布。请各院系及时组织申报,并于2021年7月8日前将申报信息发至ytxu@admin.ecnu.edu.cn以便审核申报条件及协助后续网上填报🌚。所有申报意愿信息以科研秘书邮件为主,不受理个人或口头申请⚉,逾期恕不受理。

 

光辉平台联系人:许宇田、王华

电话😩:54836157, 62233174

邮箱:ytxu@admin.ecnu.edu.cn

 



2022年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

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农业规划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推动本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三园”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实施2022年科技兴农项目🤲。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

一、指南内容

专题一🥨: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围绕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全面提升本市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目标,研发适合本市种养的优质水稻🪂、生猪🏊🏿‍♀️、特色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新优品种,形成高效种源生产技术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课题1、氮高效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以氮高效🎖、优质、高产为目标⛹🏽🔶,挖掘并利用高产与氮高效协同改良的优异基因,优化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抗褐飞虱等多个性状的多基因耦合和优化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食味好〰️、抗病性强的氮高效粳稻新品种;以减少肥料用量和提高稻米品质为目标👍🏽🧏🏻,形成新品种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健全优质氮高效水稻推广及销售网络🉑,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创制具有氮高效🪑、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性状的育种中间材料100份,培育优质、高产👩🏼‍🌾、氮高效的粳稻新品种3个,在氮肥(纯量)每亩不超过15公斤的基础上👩‍❤️‍👨,亩产达600公斤,米质达国标2级🐅,稻米食味品质优良,稻瘟病抗性4级🫴🏼🏢,兼抗条纹叶枯病等病害;制定新品种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生态测试点和展示点30个💃🏽、百亩示范点10个、千亩示范方5个🙇🏻‍♂️、万亩示范片2个;健全推广及销售网络👬🏼,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累计推广10万亩;构建“品种—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体系😛,创建稻米品牌1个🙄,累计销售稻米10000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2🎏、枫泾猪保种及优质黑猪新品种培育

研究内容:开展枫泾猪种质资源评价🏊🏼,建设符合国家保种场要求的保种备份场;应用基因组手段对枫泾猪进行纯度鉴定👨🏿‍💻🏣、分子血缘鉴定及分群🚨,对现有群体提纯复壮🧑🏽‍⚕️,挖掘枫泾猪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建立枫泾猪种质特性评价体系👨、个体资源库及生物信息资源库🦹🏼‍♂️;开展枫泾猪核心群蓝耳♙、伪狂疫病净化🚘;开展枫泾猪大数据育种平台建设,基于基因组信息进行杂交组合选择及优质肉猪新品种选育💁。

考核指标:完成枫泾猪种质资源评价报告1份,挖掘品种特异基因20个⏯😜,建立枫泾猪保种资源库◾️;建成符合国家保种场要求的枫泾猪保种备份场1个🍵,扩繁保有枫泾猪血统8个,基础母猪规模200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达15头以上,瘦肉率45%以上,肌内脂肪含量4.0%以上👨‍🍳;建成具有肉质育种评价体系的猪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建立优质黑猪新品种培育基础群,完成新品种2个世代的选育🐎,经产母猪平均PSY达30头以上,达100公斤体重日龄180天以下,瘦肉率55%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0%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

课题3🌰、崇明小菠菜种质创新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崇明小菠菜群体混选圃,选育出符合崇明小菠菜特性的新品种☔️;选用崇明香酥芋🤽🏽‍♂️🪮、白扁豆👩🏻‍🚀、红皮土豆等为轮作蔬菜,建立以崇明特色蔬菜为基础的崇明小菠菜高效轮作模式🛹,综合比较、评估不同轮作模式在促进蔬菜产量、缓解轮作障碍及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中的效果;改进或筛选适宜崇明小菠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种子处理机械🕷、直播机、植保无人机、采收机等🕛,开展配套农艺技术研究,形成崇明小菠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考核指标:选育出符合崇明小菠菜特性的新品种1个,可溶性固形物达8%,硝酸盐含量不高于0.5%,亩产量达400公斤;建立以崇明特色蔬菜为基础的崇明小菠菜高效轮作模式2个,经济效益增加20%🙅🏿‍♂️,土壤中有益菌落数提高10%🪢;改进或筛选适宜崇明小菠菜机械化生产的种子处理机械、直播机、植保无人机、采收机等,形成崇明小菠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1个;建立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500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4✏️、柑桔品种结构优化与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上海地区露天种植柑桔不利的地理气候因素,开展以优质、抗冻为核心的柑桔新优品种引进和筛选,逐步更新和改良现有品种🤶👨‍👨‍👧,拉长果品供应期💂;通过建园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梢果控制等技术研究,提高果品品质;通过营养补给、花果管控、枝梢更新等技术应用,增强果园抗冻害能力;研究以矿物源、生物源农药为主的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减少果园化学农药使用量👨🏻‍🚒🦆。

考核指标🏠:建立柑桔新优品种资源圃10亩,柑桔新优品种区试园30亩,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露地栽培的柑桔品种3个、温室栽培的柑桔品种2个📝🤵🏼‍♀️、适合加工的柑桔品种1个;通过品种结构优化,本地柑桔鲜果供应期达到6个月;集成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抗冻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形成柑桔优质栽培技术规程1份;建立新优品种及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500亩,示范基地中柑桔优质果率提高15%、化学农药减施30%、经济效益提高15%🦯,辐射推广2000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5🔂、葡萄品种结构优化及精细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早中熟品种的引种及配套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新优品种,优化葡萄品种结构⌨️;研究垅式种植技术😟,避免果实软化期因积水过多造成的裂果、腐烂等生理病害🧑🏻‍🦰;优化平棚架双主蔓分组式整形方式🏌🏽🧙🏻,形成复合式结果枝组➝,确保葡萄质量与产量的持续稳定;研究系数定梢🔲、按叶留果🧓🏻、以梢定穗等树体管理技术,提高葡萄优果率;优化绿色防控措施,研究矿物源农药石硫合剂对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考核指标: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早中熟新品种3个▫️🤍,示范推广50亩,形成种植结构优化方案1套;形成集垅式种植、新型整形、树体管理、绿色防控等精细化种植技术标准1套,建立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200亩,辐射推广500亩;鲜食葡萄供应期达到5个月🔓,早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16%,中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18%,优果率提升5%,经济效益增加15%;用矿物源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葡萄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5%。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6🪠、加工型百合新种质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构建百合种质资源保存与系统评价技术,以高含量多糖、生物碱等为目标,构建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筛选系列新种质⏭;优化种球高效规模化繁育技术⚠,建立绿色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百合深加工工艺流程🏇,开发系列产品,延伸百合产业链,探索百合产业的高效绿色发展模式⛹🏽‍♂️。

考核指标❤️‍🔥:筛选并构建100份以上特色百合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库🧑‍🚒;选育加工型百合新种质10份,选育多糖含量或生物碱含量提高10%的新优品种3个,并获得认定🙋🏻‍♀️;开发与百合多糖含量等加工品质需求相关的分子标记10个;制定新种质高效繁育技术标准1个😗,累计示范种植200亩,带动生产面积200亩;研发百合加工生产线1套🪠,研发百合片剂、粉剂📺、颗粒剂等产品3个,其中1-2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制定相关生产技术企业标准。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7、高附加值功能水稻生物反应器的创制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开展西红花苷👼🏼、人参皂苷和萝卜硫苷合成途径功能基因的结构优化和化学合成🖇,功能基因表达盒拼接、功能模块构建和生物合成系统组装;创制种子富含上述三种功能活性物质的水稻生物反应器👨‍🏭,并开展水稻种子中功能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和提取物的活性分析及动物试验🙋🏿‍♀️;完成富含西红花苷🧜🏼、人参皂苷🏋️‍♂️、萝卜硫苷水稻相关成果的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获得富含西红花苷、人参皂苷和萝卜硫苷3类功能活性物质的功能水稻生物反应器各1个🌋;功能水稻种子中3类活性物质含量达到100μg/g(干重)🦻🏽;建立功能水稻种子中3类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完成水稻种子中3类活性物质的结构解析和动物饲喂验证;建立功能水稻种植展示示范点3个,实现功能水稻生物反应器的成果转化。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8🥋、林下食用菌新品种栽培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金山区林下栽培食用菌的特点,筛选适宜的大球盖菇、羊肚菌菌株及培养料配方;研究不同林地条件下,大球盖菇𓀚、羊肚菌出菇时间、产量🏌🏽、质量等栽培生长状况🕵🏿;通过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检测和林木生长量的观察,研究林下食用菌种植对林地环境的影响;开展大球盖菇和羊肚菌林下覆土栽培模式研究,形成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和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示范。

考核指标:筛选适宜金山区林下种植的大球盖菇和羊肚菌菌株各2个,培养料配方2个;研究不同林地条件下,大球盖菇、羊肚菌出菇时间、产量、质量等栽培生长状况及对林地环境的影响,形成研究报告;开展大球盖菇和羊肚菌林下覆土栽培模式研究,分别形成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和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各1份;示范林下栽培大球盖菇220亩,亩产量达2000公斤,亩产值2万元;示范林下栽培羊肚菌30亩,亩产量达200公斤,亩产值3万元💜。

实施期限ℹ️:不超过3年

专题二: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

围绕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目标,聚焦绿色田园先行片区🐣,开展高效生产、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增加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供给,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课题9、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引筛和培育适应上海气候✩、兼具优良抗性的高品质鲜食番茄品种;集成研究鲜食番茄土壤保育、绿色防控等高效生产技术,及与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方式相配套的肥水管理模式,提高鲜食番茄品质;开展新型保温材料及研究应用👨🏿‍🔧,延长鲜食番茄采收期🏭;建立与引筛和育成品种配套的番茄良种良法推广体系🚶🏻‍♂️🏄🏽‍♂️,示范和宣传地产番茄品种、品牌。

考核指标🤷🏿:引筛适应上海气候🧘🏻🦷、兼具优良抗性的中小果优质鲜食番茄品种5个,培育单果重达到150克的鲜食番茄品种1个,可溶性固形物达到8%,培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樱桃番茄品种1个,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1%👁‍🗨✪;形成针对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的鲜食番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各1套;通过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实现鲜食番茄采收期较普通连栋大棚延长2个月,能在零下8摄氏度正常生长和采收;建立核心示范基地5个,示范面积1000亩次,示范基地年亩产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0、上海奶牛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减抗限抗”背景下奶牛绿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建立和应用本市牛群主要疫病智能化监测方案🙇🏿‍♀️;筛选新型添加剂,合理设计健康养殖方案8️⃣,维持“停抗”后奶牛的生产水平,评价对消化道整体健康的改善效果👨‍🦱🦸🏻;集成示范应用奶牛疫病监测及绿色健康防控关键技术,建设奶牛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场🧑‍🦽,并形成相关管理规范。

考核指标:集成应用生物气溶胶采样监测☠️、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等技术💁‍♀️🧜🏼,形成“减抗限抗”背景下本市奶牛主要疫病全过程预警监测跟踪管理方案1套👩🏻‍🦲;筛选适宜的新型添加剂,形成健康应用方案2项🥛;研制汽化过氧化氢智能消毒机械2种,汽化颗粒直径不高于10μm𓀌,细菌消除率达80%;形成奶牛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程及管理规范各1套📩,建立示范场3个,覆盖奶牛5000头7️⃣,示范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降低到4%,肢蹄病发病率降低到1%🥁💆🏼‍♀️,代谢疾病发病率降低到5%,犊牛腹泻发病率降低到12%🐃。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1🚴🏽‍♀️、设施西甜瓜高品质生产技术研究及集成推广

研究内容:开展西甜瓜最佳轮作模式的研究与验证,研究春季瓜+秋季稻、1年瓜+多年稻等轮作模式,确定适宜的轮作模式🏄🏽;开展健康种苗集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遴选适合设施栽培的优质西甜瓜品种、嫁接砧木、基质等,研究砧木😎、接穗壮苗培育、适时嫁接技术,优化嫁接苗管理技术措施;开展深沟高畦栽培技术、肥料利用率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优化用养结合型整枝留果技术,完善蜜蜂授粉技术,推广物理、生物控害技术,构建友好型生产环境。

考核指标:研发形成设施西甜瓜高品质轮作生产模式2个💻;形成设施西甜瓜健康种苗集约化生产、深沟高畦栽培等高品质关键生产技术规程5项📖;建立设施西甜瓜高品质生产技术核心示范基地2个,面积各100亩👲🏿,示范基地西瓜、甜瓜优质果率达75%,品牌销售率达60%以上🍄;设施西甜瓜高品质生产技术在本市西甜瓜主产区辐射推广5个以上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2👮🏻、七宝黄金瓜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研究内容:建立七宝黄金瓜保种基地🫲,持续进行种质提纯,保证种质纯度和原种的优良特性;建立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结合高效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机械化生产等技术措施🖖🏻,实现七宝黄金瓜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开展设施吊蔓栽培♢、立架基质栽培等技术研究,优化高效茬口安排模式🎞;以七宝黄金瓜为原料,研发传统“腌瓜瓣”产品🦿✍️;以“七宝黄金瓜”为主题,构建休闲采摘、体验观光产业链。

考核指标🏸:建立七宝黄金瓜保种基地1个,面积10亩,制定制种技术规程1项,亩制种30万粒;建立七宝黄金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1套💃🏻,创建七宝黄金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面积各100亩,示范基地亩产量达1800公斤,果型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3%,优质果率达75%;创立“七宝黄金瓜”区域公共品牌1个🪞,研发加工产品1个,建立休闲采摘园1个🚫。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围绕深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开展稻田面源污染防治⛹️‍♀️、种养结合🧑🏼‍🔧、安全用药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课题13👨‍👩‍👧‍👧、稻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生态系统构建示范

研究内容: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拦截🚼、末端净化”的工艺📸🤾‍♂️,结合精准管控措施,构建针对崇明水稻种植的新型稻田生态系统。开展源头减量研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高效施肥技术🧙🏿‍♂️,推广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优化稻田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开展排水过程截留技术研究,集成稻田蓄洪提升、农田排水口氮磷拦截等设施配套技术,实现氮磷养分拦截;开展末端污染物消纳研究,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拦截和消纳农田排水中氮磷等有机物🤾🏻‍♀️,实现稻田排水生态净化和循环利用🌎。

考核指标🪲:构建针对崇明水稻种植的新型稻田生态系统1个🫳🏽,形成集化肥农药双减、精准排灌、过程拦截🖖、末端净化等污染减量技术的高标准稻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套;建立稻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500亩,示范基地在维持水稻基本稳产的基础上,与2020年崇明水稻绿色生产使用量相比化肥减少10%、农药减少5%💏;建成人工湿地系统1套、排水口氮磷拦截设施50个😁,实现稻田径流氮磷流失负荷降低40%👻,灌溉用水量减少35%🧚。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4🤽‍♂️、基于纳微米气液界面多效联动集成技术的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纳微米气液界面多效联动集成技术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水产品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纳微米气液界面技术配合微生态制剂👩🏻‍🦲、液体有机肥使用技术⛩;研究基于纳微米气液界面多效联动集成技术对土壤👮🏻‍♀️、水环境主要参数变化的影响🏌🏽🖐🏻;总结基于纳微米气液界面多效联动集成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规律🧕,形成操作技术方案并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研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基于纳微米气液界面多效联动集成技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形成技术规程1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个,面积300亩,示范基地中试验田比对照田氧化还原电位提高30mV👮🏼🔤,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提高10%,土壤紧实度下降10%,水溶解氧提高30%;在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下,水稻亩产量比对照田增产10%,红螯螯虾亩产量达135公斤𓀂,养殖成活率达60%,100克以上规格占40%,稻渔综合种养亩产值达15000元👩🏽‍🎤,尾水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排放标准🦵。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5、上海市特色小宗作物安全绿色用药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地产绿叶蔬菜、经济作物等特色小宗作物登记用药短缺问题,以《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为基础,结合生物农药🈁、新创制农药,开展以青菜、生菜👥、苋菜📷、蕹菜、扁豆🌨、桃等特色小宗作物安全绿色用药技术研究与示范🪇;筛选针对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豆荚螟🤑、根肿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褐腐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绿色农药🏔;对筛选出的农药开展农药登记所需的药效试验、残留登记试验等,申请并获得在青菜🤭、生菜🍦🚣🏼‍♂️、苋菜、蕹菜🔧、扁豆、桃等特色小宗作物上的农药登记证。

考核指标:完成青菜、生菜🫸🏿、苋菜💶👨‍👦‍👦、蕹菜、扁豆、桃等6种特色小宗作物安全绿色用药技术研究,编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技术规程各1份🙍🏽‍♂️💚;完成新创制农药环境友好型制剂产品登记2个⛹🏽‍♂️;获得针对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豆荚螟💈、根肿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褐腐病、炭疽病等病虫害在青菜🍀、生菜🕐、苋菜、蕹菜、扁豆、桃等特色小宗作物上的农药登记证13个;建立核心示范基地2个,示范面积500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6、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目前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手段单一、整体性和针对性不强的现状📩🌙,以长江口禁捕管理区水域为重点,针对常规水生生物资源,开展调查站位整体设计与优化、调查技术标准化等研究,形成调查监测规范👨‍🦱👨‍🦽‍➡️;针对重要渔业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0️⃣,开展基于海陆空一体化的调查监测技术及其配套设备研发,形成精准高效的专用技术;集成建立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立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并应用,查清长江口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时空分布、资源现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建立长江口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重要渔业资源评估技术及评估模型;开展长江口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和重要渔业资源评估,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长江口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重要渔业资源评估技术及评估模型🏫👳🏽,掌握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其变动规律,评价长江口水生生物完整性状况🐈;建立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规范1项;集成或研发适用于长江口水域的调查评估新技术及配套设备3项👩‍🦼‍➡️,其中生物和环境智能联用监测设备实现全天候监测、环境监测指标不少于5种、数据精度符合国家标准,栖息地水下探测设备实现快速三维成像、测深范围5-20m😦🧓🏿、误差±0.5m,目标生物智能识别和监听设备识别率达到80%🦹🏽,并示范应用👩‍⚕️;提交长江口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和渔业资源监测评估年度报告3份、长江口中华鲟资源监测年度报告3份👤。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四👨‍🎤👼🏿: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示范设施绿叶菜高精度自主导航、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高通量作物表型采集等智能农业生产装备与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水平♌️。

课题17、设施绿叶菜农机高精度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绿叶菜设施生产环境,开发智能农机全场景定位🎮、导航技术;研发或改进适宜绿叶菜生产需求的成套电动无人驾驶装备🫄🏼,实现作业环境现场感知👨🏽‍🏫、作业状态实时监测、作业过程自适应调控、作业故障实时报警⚂;建立设施绿叶菜生产数字化管控平台。

考核指标🍅:研制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各1套🥟,实现设施生产条件下±5厘米无人驾驶自主导航精度🫰;研发或改进适宜设施绿叶菜生产的电动无人驾驶成套装备,其中旋耕🕴🏼、作畦、播种装备作业效率≥8亩/小时、耕深一致性/作畦平整度精度±2cm/100m、播种机漏播率<2%🌌,收获装备作业效率≥3亩/小时😫;建立设施绿叶菜生产数字化管控平台;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10000平方米👩‍👩‍👧‍👧。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8👩‍👦‍👦、水稻、蔬菜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辅助系统装置研究和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面向本市主栽水稻和蔬菜品种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需求😜,制定统一采集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与数据验证机制,并搭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存储环境🈷️💆🏻‍♀️;研发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辅助系统👨🏿‍🦱,实现模板直报、扫码识别、语音识别、匹配算法模型和场景识别获取信息🍒;结合水稻无人农场作业机械和设施蔬菜水肥药投入装置🧑🏻‍🏭,集成研制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辅助终端🤷🏼,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和蔬菜水肥药投入等生产环节作业面积、作业时间、肥药品种、操作人等核心数据自动上报😵。

考核指标🕙:制定水稻和蔬菜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的统一采集标准和业务流程规范1套🧗🏻‍♀️,包括直报数据分类编码🔈、数据采集和更新流程♜、直报数据验证机制等;搭建基于区块链数据存储环境1套,实现水稻和蔬菜生产作业直报信息提取和加密;研发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辅助系统1套,具有直报模板📏、扫码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匹配算法和场景识别获取等辅助直报功能;集成研制水稻和蔬菜生产作业信息自动直报辅助终端各1套,实现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和蔬菜水肥药投入等生产环节作业面积、作业时间、肥药品种、操作人等核心数据自动上报,准确率达95%以上;分别在闵行区和松江区开展蔬菜和水稻示范应用💁🏼‍♂️🎴,示范面积1000亩,并实现与“上海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数据对接。

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课题19、高通量作物表型信息采集和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构建多尺度表型平台👸🏻,集成RGB、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建立多尺度表型信息采集系统😲,开展群体📛、个体和器官尺度性状高通量监测🧥;依托多尺度表型信息采集平台,研究通过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分析技术提取作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表型信息的方法;围绕水稻和青菜育种需求🐘,提供高通量表型信息👲,实现育种材料快速鉴定和筛选💅🏼,提高田间育种效率,挖掘与水稻高产🤳、抗旱、青菜耐热、抗病等性状相关的优异基因。

考核指标🧕🏿:研制温室吊轨表型平台😻、田间行走表型机器人各1套,实现作物表型信息田间自动采集🤾🏼‍♀️;形成无人机平台👨🏿‍🎓、温室和实验室平台表型信息采集技术规范1套,采集目标作物各尺度表型数据👩🏻‍🦯‍➡️👩🏼‍🔧,数据不少于10T🕒👩🏻‍🦰;利用高通量表型采集和分析技术提高田间育种效率5倍以上❗️;精准鉴定与水稻、蔬菜育种目标相关的性状20个🚾,性状解析精度提高20%🫣;通过单株筛选和群体鉴定,定位与水稻高产👞、抗旱、青菜耐热、抗病等性状相关的优异基因片段10个🕎,筛选水稻抗旱🤟🏽、高产、青菜耐热、抗病材料10份。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技术研究或示范

支持本市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自主或联合科研推广单位,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产品🔙、装备等创新研究成果的集成示范,形成相关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优先支持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该专题支持不超过20项,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二、申报须知

(一)申报要求

1、主持申报单位应是本市注册登记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他国内法人或组织可作为协作单位参与课题申报。行政单位原则上不得申报🫶🏻。

2、鼓励产学研联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联合申报🏃‍♀️‍➡️。

鼓励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到企业、合作社等聘用单位以非课题负责人身份参与课题申报,并提供所在单位、聘用单位相关证明材料。

3🔗、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有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研究开发设备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申报单位同一个课题只能参与一次,不得多头申报。

4、课题申报经费应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确定,具体财政支持经费控制数请咨询申报受理光辉🐏,申报财政支持经费总额不得超过经费控制数(不含单位自筹或配套经费)。

专题一💪、二🍑、三、四中课题1、2、4、5、8、10🤛🏼、11、12、14、17、18等11个课题须由企业或合作社牵头申报。

5👷🏽‍♂️、课题负责人须为主持单位正式在职人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企业、合作社主持申报的课题负责人条件可适当放宽,但须为该单位行政或技术负责人🤠。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课题负责人:

1)已主持2项在研科技兴农项目;

2)科技兴农项目逾期未验收或3年内有科技兴农项目验收未通过;

3)距离退休月数少于课题实施月数👩‍🌾;

4)受聘到企业、合作社参与项目申报的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科技人员♧🛷;

5)被列为阶段性或永久取消科技兴农项目申报资格的项目承担者。

6、主持申报企业、合作社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并提供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原件一份(具体申领方式可关注“上海征信查询指南”微信公众号查询)。

7、课题申报单位、课题负责人和参与人应当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对申请人的申报资格负责🍐,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8、申报课题若提出回避专家申请的,须在报送课题可行性报告的同时,提交由申报单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专家名单与理由。

9、可行性报告中🪜,申报人员应签章,申报单位及其主管单位(光辉)应审核签章🕴🏻,其中在涉农区注册的企业🙅🏼、合作社等单位应报送主管光辉区农业农村委审核盖章👨🏻‍🎓。

10、课题经费预算编制等应当真实、合理,符合《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二)申报方式

1🚶、网上申报

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门户网站(http://nyncw.sh.gov.cn)登录“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填报课题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格式可在下载中心下载。

申报系统中专题五,申报人根据申报内容自行确定课题名称。

网上填报时间:2021年6月30日10:00至2021年7月30日10:00🤴🏿。网上填报可行性报告完成后,须在系统中提交👩🏽‍💼,提交后不得修改🛠,系统未提交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2、材料报送

系统提交可行性报告后🧺,在线打印书面材料,送申报单位的主管单位(光辉)审核签章。所有书面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一式六份装入文件袋🍶,贴上文件袋样张,在受理时间内送达材料受理光辉📊,不接受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达的书面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材料的或纸质材料与系统提交材料不一致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材料受理时间🧗🏼:2021年8月2日10:00至2021年8月12日17:00。

材料受理地址🧙🏽‍♀️:仙霞西路779号3号楼 3208室。

3、形式审查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在材料受理之后,根据申报要求及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通过的视为无效申报且不得进入后续评审👎🏽。

4👨🏼、联络人

项目联系👉:董言笑52196200    赵志鹏 52161810

系统填报支持:朱益俊13764676942  廖鑫 13162868731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6月29日

 

 


返回原图
/

 

光辉娱乐专业提供🧝🏿‍♂️:光辉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光辉娱乐欢迎您。 光辉娱乐官网xml地图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