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及其应用 主讲人:陈学思 院士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开始时间:2020-07-10 09:30:00 讲座地址🀄️:腾讯会议 ID🏌️:343 956 474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应化所学委会常务副主任,生物医用高分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分会主任委员⛹️♂️。2016年入选国际生物材料与工程联合会会士。担任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副主编。 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重大⌚️、重点项目等。已发表研究论文800余篇👳♂️,被他引2万余次,h因子85;编写《生物医用高分子》专著1部。申请专利300余项❤️,授权200余项。获首届赢创化学创新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第六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主要从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开发👰🏿。在绿色塑料聚乳酸等产业化🏔,骨折内固定器件✊🏼、组织工程支架、基因/药物纳米载体等医用材料领域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
报告内容: 生物基聚乳酸(PLA)材料可以减少对石油依赖的程度🪠,消除普通石油基不可降解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聚乳酸原料丙交酯单体的旋光性及其排列直接影响了聚合物链立体结构,进而影响材料性能。将光学纯的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右旋乳酸(PDLA)等比例混合所形成的立体复合物熔点高达254℃🧓🏽,对提高PLA的实际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2000年开始与浙江海正集团合作建成了1.5万吨/年PLA生产线,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家掌握PLA全套生产技术的国家,整体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PLA还可以广泛用于骨固定器件、组织工程支架和药物载体等领域。依托课题组技术开发的可吸收接骨螺钉和接骨板获2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器械III类)🤛🙌🏽。组建了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聚氨基酸是一类生物相容性好、体内可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通过手性聚合获得了高分子量和高旋光性聚L-氨基酸;提出了通过聚氨基酸主侧链一级结构调控α-螺旋和β-折叠等二级结构的策略;通过引入特异活性基团及环境响应性基元👨🏽🦲,赋予了材料智能识别、靶向、刺激响应等功能。利用改性聚氨基酸作为药物载体🧑🏽🦰,制备了抗肿瘤药物/基因纳米制剂,动物实验结果良好。近期,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上结合纳米药物开展了前沿基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初步结果🧑🏽🎤。一种基因载体实现了商品化销售;一种制剂已完成了临床前动物实验评价,正在申报临床实验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