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 徐红星: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68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

时间:2019-09-19浏览👱:212设置


目👇🏼: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

报告人:徐红星  院士

主持人:孙真荣  教授

间:92709:00

点3️⃣:闵行校区光学大楼三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徐红星,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杰青,2010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得饶毓泰物理奖🧎‍➡️,2016年获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表面增强光谱、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实验上首次发现了金属纳米结构间隙的巨大电磁场增强效应👨‍👨‍👧,是超灵敏光谱传感的基础;首次实现了纳米光逻辑🛳,开创了纳米光芯片研究的新方向🕵️‍♀️;最近把等离激元共振的灵敏度提高到亚皮米精度👱🏿。发表论文180余篇,SCI引用15000余次,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的两篇(分别是1999PRL🦣,当年PRL被引最高的两篇文献之一;2000PRE⌛️,当年PRE被引最高文献🧘🏿‍♂️,被选为PRE的里程碑论文)🤏🏼,单篇超过100次的41篇,h因子622014-2018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榜。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在等离激元光子学领域国际系列会议(SPPNFOSPIE,FOP)中,任FOP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其它三大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任高登研究会议(GRCPlasmonically-Powered   Processes国际会议首届大会主席💆🏻‍♂️。


报告内容👦🏼: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在光作用下的集体振荡👨🏿‍💻,可以把光场束缚在金属纳米结构表面🚚,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光的衍射极限👰‍♀️,是纳米光学和表面增强光谱学等新兴领域的重要基础🏃。相关的研究形成迅速发展的等离激元光子学。在本报告中,主要讲述等离激元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纳米结构亚皮米精度表征和其它超级光学传感现象中的作用机理:金属纳米结构在光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的等离激元共振🪨,驱动金属纳米结构上的自由电子通过纳米间隙产生电磁耦合👰🏼‍♂️,将特定频率的光束缚在极其微小的空间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及其它相关效应。另外一方面,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有着速度极快和容量巨大的优势🏋🏼‍♂️,但由于光的衍射极限,光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面临原理和技术的双重瓶颈。本报告也讲述表面等离激元在金属纳米线上传播的机理👼🏽,及其实现纳米尺度的光子路由、纳米光逻辑和集成的原理🫰🏽✍🏿,有望为发展纳米光信息处理技术和实现纳米光芯片奠定基础👏🏽。

  


返回原图
/

 

光辉娱乐专业提供:光辉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光辉娱乐欢迎您。 光辉娱乐官网xml地图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 光辉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