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态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主讲人:何洪林 研究员 主持人:刘 敏 副教授 开始时间:2019-10-21 09: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生命科学楼辅楼 119会议室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何洪林,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野外台站建设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5)编制核心工作组成员🧑🧑🧒。长期以来从事生态信息学研究,在生态系统模型数据同化、长期生态监测数据挖掘、野外台站科研信息化👉🏼、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中以及与ILTER、DataONE等的国际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主持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课题𓀖、中国科学院STS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编写专著3部🧬😡,中办采用咨询建议报告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环保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8年CERN科技成就贡献奖。近五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5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第四次国家气候评估报告》采纳⚙️。 报告内容👵🏽🛀: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我国生态系统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监测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综合研究中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长期、连续🤭、动态的基础数据。生态信息学作为生态学和信息科学交叉的产物,是充分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信息技术🫰,综合研究生态数据采集、管理与共享、分析🪃、模拟🚵🏿♂️、和预测的新兴科学。该报告将从生态信息学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态信息学主要研究内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生态信息学实践🍞、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四方面开展介绍🥐。重点介绍CERN的联网观测数据体系🗣,CERN主要数据资料采集、网络云系统的管理和开放共享现状,生态大数据与模拟平台,以生态系统重要生态功能数据产品和基于多源数据同化的长时序数据产品开发为案例,介绍不同时空尺度(站点👨🏽🔬、区域和全国)CERN数据产品开发与挖掘应用,进而提出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 |